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苏轼[宋代]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xú zhōu shí tán xiè yŭ,dào shàng zuò wŭ shŏu。

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tán zài chéng dōng èr shí lĭ,cháng yŭ sì shuĭ zēng jiăn qīng zhuó xiāng yīng。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ruăn căo píng [shā,suō] guò yŭ xīn,qīng shā zŏu mă lù wú chén。

何时收拾耦耕身?hé shí shōu shí ŏu gēng shēn?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rì nuăn sāng má guāng sì pō,fēng lái hāo [ài,yì] qì rú xūn。

使君元是此中人。shĭ jūn yuán shì cĭ zhōng rén。

译文

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

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我虽身为使君,却不忘自己实是农夫出身。

注释

①:此词作于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放,任徐州知州时。

②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长于原野沙地。

③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④泼——泼水。形容雨后的桑麻,在日照下光泽明亮,犹如水泼其上。

⑤蒿(hāo)艾(ài)——两种草名。

⑥薰——香草名。

⑦元是——原是。我原是农夫中的一员。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译文

【译文】

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

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我虽身为使君,却不忘自己实是农夫出身。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注释

【注释】

①:此词作于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放,任徐州知州时。

②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长于原野沙地。

③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④泼——泼水。形容雨后的桑麻,在日照下光泽明亮,犹如水泼其上。

⑤蒿(hāo)艾(ài)——两种草名。

⑥薰——香草名。

⑦元是——原是。我原是农夫中的一员。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赏析

【赏析】

元丰元年(1078),徐州发生严重春旱。当时有人传言:将虎头置于潭中,即可致雷雨。作为州官,苏轼曾依其说到离城东20里远的石潭求雨,并作有《起伏龙行》诗以记其事。得雨后又赴石潭谢雨。其关怀民生之心,从这一求一谢中表露无遗。这组《浣溪沙》即作于谢雨道上,词共五首,描写了途中见闻和村野风光,具有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北宋农村词中的佳作,与他的其他题材和风格的词作皆是异样出色。

  这里选录的是第五首,主要写沿途见闻及由此而触发的人生归宿感。起二句虽直写眼中见闻,实极富意蕴。软、平、新、轻四个形容词将雨后村野的宜人气息点染得神韵毕现,仿佛可以呼吸到那种醉人的空气。草平沙轻,走马无尘,这是混沌的政治世界之外的另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世界。苏轼深受感染,并由此对自己的人生归宿产生了感慨。隐居田园——是苏轼那一刻最强烈的信念。然而身为州官,要将这种愿望变成现实,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虽有如同长沮桀溺一样的耦耕之心,但何时能了却素愿,却连自己也一时莫明了。上阕的情感基调是先扬后抑,由景生情。

  下阕开头也是由景起笔。如果说上阕写景是着重突出雨后村野的清新之气的话,下阕则以浓郁的田间风光为主。雨过日暖,桑麻因附有大量的雨滴,而在日光下,闪亮一片。以“泼”字形容日光,既写足“日暖”之意,又非常符合光照的特点,遣词尽见匠心。这一句是接写视觉所见。虽承上阕起句而来,但已别开境界,从时令推移上来说,也是雨过后稍长一段时间了。意脉结构,一丝不乱。“风来”句写嗅觉,彼此关捩也极为紧凑。蒿艾(一名艾蒿)原有淡淡的香气,但经雨后日照蒸发,又经风儿吹过,那种淡香便如薰草的香味一样,显得格外浓郁。这两句一写视觉一写嗅觉,都特别用力,似平却奇,有重笔濡染的意味。结句“使君元是此中人”是点睛之笔,然意味深长。细味其词,盖有三意:其一,苏轼早年即倾慕庄子,志于逍遥逸世,今见此景此境,益坚其志;其二,苏轼虽久慕此境,不意长期错入仕途,如今重睹此景,不禁有怅然若失之感,对其久困官场,也不免有后悔之意;其三,苏轼虽感悔意,但念及人生志趣尤在及时把握,则迷途知返,犹尝未晚,是又信心再起,归宿重定。一句之中,写尽种种人生滋味,用笔简约而意趣丰盈,可见苏轼心理世界之丰富复杂。然其对田园生活的讴歌和对归耕桑麻的向往,是昭昭乎情见于辞的。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背景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