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三首

张籍[唐代]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biān chéng mù yŭ yàn fēi dī,lú sŭn chū shēng jiàn yù qí。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wú shù líng shēng yáo guò qì,yīng tuó bái liàn dào ān xī。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gŭ zhèn chéng mén bái qì kāi,hú bīng wăng wăng bàng shā duī。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xún biān shĭ kè xíng yīng zăo,yù wèn píng ān wú shĭ lái。

风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fēng lín guān lĭ shuĭ dōng liú,bái căo huáng yú liù shí qiū。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biān jiāng jiē chéng zhŭ ēn zé,wú rén jiĕ dào qŭ liáng zhōu。

译文

其一

低飞的雁群在傍晚时分出现在边城,芦苇正在努力地成长。

一群骆驼满载着货物伴着叮的驼铃声缓缓前进。西去的驼队应当还是驮运丝绸经由这条大道远去安西。

其二

古镇的城门向着沙漠开敞,胡人的士兵经常依靠着小山丘。

巡逻边城的来使出行应该趁早,想要平安无事没有使者来到。

其三

流经凤林关的河水向东流去,白草、黄榆树已经生长了六十年。

边城的将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赏赐,却没有人知道去夺回凉州。

注释

其一

(1)碛:读qì,戈壁、沙漠。

(2)白练:白色热绢。这里泛指丝绸。

(3)安西:地名。唐方镇有安西都护,其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兼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贞元六年(790年),为吐蕃所陷。

其二

(4)沙堆:亦作“ 沙塠 ”,沙墩,小沙丘。

(5)使客:使者。
其三

(6)风林关:在唐代陇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境内。位于黄河南岸。

(7)白草:北地所生之草,似莠而细,干熟时呈白色,为牛羊所喜食。

(8)黄榆:乔木名,树皮黄褐色。叶,果均可食。

(9)六十秋:从吐蕃全部占领陇右之地至作者写诗之时,已过去了六十年之久。

(10)恩泽:恩惠赏赐。

(11)凉州:唐陇右道属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代宗宝应、广德年间沦于吐蕃之手。此地以凉州泛指陇右失地。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

凉州词三首译文

【译文】

其一

低飞的雁群在傍晚时分出现在边城,芦苇正在努力地成长。

一群骆驼满载着货物伴着叮的驼铃声缓缓前进。西去的驼队应当还是驮运丝绸经由这条大道远去安西。

其二

古镇的城门向着沙漠开敞,胡人的士兵经常依靠着小山丘。

巡逻边城的来使出行应该趁早,想要平安无事没有使者来到。

其三

流经凤林关的河水向东流去,白草、黄榆树已经生长了六十年。

边城的将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赏赐,却没有人知道去夺回凉州。

凉州词三首注释

【注释】

其一

(1)碛:读qì,戈壁、沙漠。

(2)白练:白色热绢。这里泛指丝绸。

(3)安西:地名。唐方镇有安西都护,其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兼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贞元六年(790年),为吐蕃所陷。

其二

(4)沙堆:亦作“ 沙塠 ”,沙墩,小沙丘。

(5)使客:使者。
其三

(6)风林关:在唐代陇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境内。位于黄河南岸。

(7)白草:北地所生之草,似莠而细,干熟时呈白色,为牛羊所喜食。

(8)黄榆:乔木名,树皮黄褐色。叶,果均可食。

(9)六十秋:从吐蕃全部占领陇右之地至作者写诗之时,已过去了六十年之久。

(10)恩泽:恩惠赏赐。

(11)凉州:唐陇右道属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代宗宝应、广德年间沦于吐蕃之手。此地以凉州泛指陇右失地。

凉州词三首赏析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  唐德宗贞元六年(790)以后至九世纪中叶,安西和凉州边地尽入吐蕃手中,“丝绸之路”向西一段也为吐蕃所占。张籍在凉州词中表达了他对边事的忧愤。  诗一开始就写边塞城镇荒凉萧瑟的气氛:“边城暮雨雁飞低。”黄昏时分,边城阴雨连绵,雁儿在阴沉沉的暮雨天中低飞,而不是在晴朗的天空中高高飞翔,这给人以一种沉重的压抑感,象征中唐西北边境并不安宁。诗人抓着鸿雁低飞这一景象下笔,含义深邃,意在言外。远景写得阴沉抑郁。近景则相反,富有朝气:  “芦笋初生渐欲齐。”  河边芦苇发芽似笋,抽枝吐叶,争着向上生长。近景的色彩鲜明,情调昂扬,和远景的幽深低沉刚好形成强烈的对照。以上两句所写一抑一扬,一暗一明的景色,互相衬托,相得益彰。芦笋的蓬勃生机给边境带来春色,荒漠的大地上  也看到人的活动了:  “无数铃声遥过碛。”  看!一列长长的骆驼队远远地走过沙漠,颈上的悬铃不断摇动,发出响亮悦耳的声音,给人以安谧的感觉。诗人以诉之听觉的铃声让人产生视觉的骆驼队形象,从而触发起一种神往的感情,这样便把听觉、视觉和意觉彼此沟通起来,写得异常巧妙,极富创新精神。这就是美学上所说的“通感”手法。但联系下面一句,这种感情便起了突变。  无数铃声意味着很多的骆驼商队。如今它们走向遥远的沙漠,究竟通向哪里去呢?诗人不由怀念起往日“平时安西万里疆”丝绸之路上和平繁荣的情景。“应驮白练到安西。”在这“芦笋初生渐欲齐”的温暖季节里,本应是运载丝绸的商队“万里向安西”的最好时候呀!言外之意是说,现在的安西都护府辖境为吐蕃控制,“丝绸之路”早已闭塞阻隔,骆驼商队再不能到达安西了。句首一“应”字,凝聚了多么辛酸而沉痛的感情!  这首《凉州词》用浓厚的色彩描绘西北边塞风光,它宛如一幅风景油画,远近景的结构,层次分明,明暗的对比强烈。画面上的空间辽远,沙漠广阔,中心展现着一列在缓缓行进的骆驼商队,诗的思想感情就通过这一骆驼队的行动方向,集中表现出来,从而收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寓虚于实的艺术效果。  (何国治)

凉州词三首背景

【背景】

《凉州词》是乐府诗的名称,本为凉州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诗,描写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战事。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族趁虚大兴甲兵,东下牧马,占据了唐西北凉州(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等几十个州镇,从八世纪后期到九世纪中叶长达半个多世纪。诗人目睹这一现实,感慨万千,写了《凉州词三首》。